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來臨,在歐美地區到處都在舉辦超值特賣會或各種瘋狂折扣,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清空購物車大買特買的好機會,而對企業來說則能增加銷售、帶來無限商機。然而,有一群人找到替代瘋狂購物的選擇——綠色星期五。

即使在疫情期間也願意在黑色星期五出門採購的消費者

 綠色星期五指的是不去大量採購、購買各式各樣的商品,而是以走進大自然等方式,將注意力放在環境、環保上。環保主義者 Martin Dorey 將消費主義描述為「氣候變遷的最大驅動力之一」,對到商店購物敬而遠之的在去年,以「野泳」的方式來紀念綠色星期五:除了好的氛圍甚麼都不買,只想享受冬日的陽光。希望能透過這項活動來鼓勵人們,在購物時三思而行,他認為企業不應濫用綠色星期五的概念,作為銷售產品的口號,那將成為Greenwashing 漂綠」,打著環保的旗幟進行宣傳活動。

Martin Dorey去年以野泳的方式紀念綠色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是歐美地區最大型的購物節,甚至全世界的消費者都能在這天享有迷人的折扣和優惠,在想著哪樣商品更值得買、怎麼買更划算的同時,如何做到最精簡不浪費的消費,並落實永續發展是消費主義興盛的時期我們應該審慎思考的議題。

而針對黑色星期五這個購物節所產生的浪費文化之議題上,也開始有消費者與零售商產生反思並實際賦予行動:

一、黑色星期五的意涵

有人認為黑色星期五是「最糟糕的消費主義」或「瘋狂消費主義」,他介於感恩節與聖誕節之間,讓人們在團員與歡慶的情緒中盡情採購,最早的宣傳說法為 1980 年,當時警察都稱感恩節之後的交通狀況為「黑色星期五」,有心的商人將這個負面想法扭轉,認為這波購物風潮將為商家帶來一整年得來不易的商機。而近期又因電商蓬勃發展,使得黑色星期五不僅代表消費至上主義、網路購物龐大的物流量造成嚴重的碳排放。

二、反轉思維:綠色星期五誕生

黑色星期五開始受到反動,除了因為近期環保、永續發展的概念崛起,另一部份是看見過度消費下,不同供應鏈產生的浪費與惡劣環境,使更多人反思「購物節」必要性。因此有人開始以「綠色星期五」反制購物節期間的瘋狂行為。

綠色星期五支持一切具備永續概念的行動,包含不去購物、選購可回收產品或是以其他具備特殊意義的行動:運動健身、撿垃圾、吸收更多知識、回收衣服,來代替瘋狂的消費行為。

三、購物節的社會責任

「照顧社會的責任從來就不僅止於擁有豐厚資源的企業、政府或既得利益者,而是在於所有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所謂購物節的社會責任,牽涉到產生購物行為的所有利害關係人,從廠商是否提供具理念與社會責任的商品、到消費者是否具備足夠的判斷力,購買能夠回饋社會的優質產品,才能創在一個好的購物生態。

而你選擇購物的場域,或許也將成為其中重要的一環,試想,當你今天選擇了一個產地直銷、具備永續理念的店家進行購物,而這個空間還教育你如何正確使用產品、讓產品在使用週期下能夠回歸自然,他必能減少更多浪費。

而目前各大慈善機構都呼籲,人們在購買時應具備「少買一點,要買就買具備好的理念、好的製程、能好的使用的」好產品,故吏消費者尋找更多符合道德的選擇。

不僅是消費者參與其中。服裝品牌 Passenger 是參與其中的零售商之一,目的是在黑色星期五購物節七天的期間,每收到一筆顧客訂單,就提供種植五棵樹和保護雨林的服務。在過去六年中, Passenger 已經透過綠色星期五計劃,種植了超過 385,193 棵本地樹木,並保護了超過 2,200 英畝的雨林。這個項目避免了黑色星期五帶來的問題,也對季節性購物習慣產生正向的影響。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