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參與,也可以是一門藝術,那台灣會是一個怎麼樣的台灣?」

2016 年,台灣引用日本「地方創生」概念,推動「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畫」,正式開啟藝術美學挹注地方的趨勢,於兩年後也有可觀的成果。接著出現關係人口、二地居等概念,配合公私協力執行面,大舉將設計、創意人才的藝術量能導進地方,其中也運用「參與式藝術」進行地方溝通。

若要追溯參與式藝術發展,學術界時常會稱其為 1920 年現代主義講求的個人色彩與主觀意識之反動。因此參與式藝術側重創作者必須退居到和觀眾平等的位置上與參與者動態合作,當觀眾的所作所為也是藝術形式的一環,也就削弱創作者在藝術呈現上的權威性。

參與式藝術介於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混合與跨領域互動,其核心為「創造社會互動」,建立在真實的社會行動上,融合軟性的美學,不但能激發群體意識、也能從中獲取創意的行動方案。套用在地方上能達到彰顯地方集體意識效果。如今我們能看見台灣許多鄉鎮透過參與式設計、展現自身的特色。

與會中許多夥伴分享在地耕耘的感想與經驗,許多人都認同在地文化對社區發展與社區自主的重要性。而曹執行長在地方推動的「參與的藝術」,就是希望透過邀集社區中老人、青年與小孩共同討論一個對社區發展的共識,透過藝術創作,讓社區中的重要利害關係人參與其中,這樣的過程中藝術不再只是一種創作的展現,而成為一種溝通媒介,讓所有人參與並且關心這個社會所面臨的議題、抑或是對社區未來發展的展望。眾人的參與就是一種藝術展現,而其成果,是眾人的共識。

Images Credit